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功能選單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
第1張-孫老師示範「敔」的演奏。、共1張圖片

樂典篇

臺北孔廟祭孔的音樂係於民國五十七至五十九年,經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所考證古制,採以明洪武五年所頒五聲音階的「大成樂章」,歌詞則採宋大晟府所定,經元朝而傳至明代,古雅和平而博大。

(一)、臺北孔廟祭典樂與樂生:
民國五十八年:樂生均由社會及學校國樂社之優秀人員擔任,歌生十二人則多為大學音槳系畢業及在學學生,並設樂長一人。民國五十九年的樂長即是由今文化大學音樂系系主任莊本立先生所擔任。成淵高中國中部同學自民國七十年開始參與孔廟祭祀樂生工作,當時初由各校國樂班學生共同支援,王煥新老師擔任教練。
民國七十六年孫瑞金老師受聘樂生之指導工作。有感於每年祭孔來自不同團體,訓練不易,故經孫老師的建議,自民國七十八年起由成淵高中全權擔任臺北市祭孔大典樂生。七十九年成淵高中採男女合班,祭典工作開始第一次由女同學擔任樂生。
因為孫老師的熱心與認真,民國七十九年受邀往日本參加東京湯島聖堂三百週年紀念儀節表演,廣受好評。至今孔廟祭典的工作仍由孫老師擔任樂長與教導工作,每年練習,準樂生在大太陽下段練體力,同學喻為「鐵板燒」,為爭取榮譽,一點也不怕苦,這份榮譽與責任感,牽扯著孫樂長的心,即連去年有某團體重金挖角,孫樂長仍然無法拋棄這甜蜜的負擔。

(二)、祭孔樂器的介紹:我國樂器以「製作的素材」分為八大類,亦即:匏、土、革、木、石、金、絲、竹等中國樂器依照樂器材質的不同,分成八類,叫做「八音」,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而祭孔的樂器即包含此古樂八音,而該八音據禮記樂記說及八卦,均各有立意,以喻達四時之氣,宣八方之風。另祭孔各樂器之擺設亦各有定位,如「鏞鐘」須置於大成門內之東,而「晉鼓」則置於大成門內之西,此即寓晨鐘暮鼓之意。
詳見本網歷史文物單元之樂器介紹 。
(三)、樂生臺自民國五十八年樂器的改良與擴充,由孔廟室內移出室外,臺北孔廟即開始有樂生臺之擴充,至民國八十八年龐大的樂生臺佔滿整個東庫,不僅笨重,且佔儲藏空間,唯組合後尺寸仍不敷需求。民國八十九年編列預算購置單件組合式腳鋼,並擴大尺寸為四.五公尺*四.五公尺,高與丹墀齊之樂生臺二座,於祭典時各置於丹墀之兩側,總經費廿萬元七千元。

樂器介紹
網站滿意度調整